少林禪學
少林學
少林學是對少林文化的历史, 現狀, 未來發展的研究. 包括禪學, 武學, 醫學等很多方面. 是一門具有創造性, 歷史性, 文化性, 世界性的有自身特點的學科.
武術禪
少林功夫是學佛修禪法門之一,
又稱 “武術禪”. 學習少林功夫,時刻感受到少林寺佛教的氣氛, 對少林武術的理性認識轉化為佛教信仰. 在自覺信仰的基礎上習武, 習武不再是目的, 而是成了學佛的有效途徑. 通過習武,感悟到了博大精深的佛教智慧. 通過習武,徹底明白了佛教智慧的真諦, 体悟到了人生宇宙的真實本性 (禪露集)
禪宗教義
禪宗的基本教義是般若性空, “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”,
追求現世觧脱成佛. 禪是禪那dhyana的簡稱, 漢譯為靜慮, 是靜中思慮的意思, 一般叫做禪定. 此法是將心專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參究, 以期証悟本身心性, 這叫參禪, 所以名為禪宗.
禪的種類很多, 有聲聞禪, 有菩薩禪, 有次第禪, 有頓超禪. 禪學方面, 在中國有一支異軍突起, 那就是所謂 “教外別傳” 的禪宗. 這個宗所傅習的,不是古來傳習的次第禪,而是直指心性的頓修頓悟的祖師禪.
四聖諦法門
四聖諦的 “聖” 字, 是解作
“正” 的意思. 諦是真理, 即是表的苦, 集, 滅, 道的四諦法. 苦諦: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,人生有生老病死,人人都免不了的痛苦.還有愛別離苦,願憎會苦,求不得苦,五陰熾盛苦,都是苦的果報.
集諦:说明人生集起貪,愛,痴等許多煩惱的“因”,去做種種不善業, 才會招受種種的苦果,
故“苦”以“集”為因.
滅諦:是指修道所證之聖果,即是煩惱滅除,獲得無聲(解脱生死)
的真理.
道諦:道就是正道,道有多種,主要的指修習八正道.<增一阿含经>卷拾七云: “所謂苦出要諦者, 謂賢聖八品道(八正道).”
八正道
又名八聖道, 即八條聖者的道法:
一, 正見, 即正確的知見.
二, 正思惟, 即正確的思考.
三, 正語, 即正當的言語.
四, 正業, 即正當的行為.
五, 正命, 即正當的職業.
六正精進, 即正當的努力.
七, 正念, 即正確的觀念.
八,正定, 即正確的禪定.
修此八正道, 可證得阿羅漢果.
六合敬
釋尊曾提到他的 “六和敬”
綱領,
就是
“身和同住, 口和無諍, 意和同悅, 戒和同修, 見和同解, 利和同均”. 六和中,
“見和同解, 戒和同修, 利和同均”是和合的本質; “意和同悅, 身和同住, 語和無諍” 是和合的表現.
六眼
眼, 耳, 鼻, 舌, 身, 意. 眼是視根, 耳是聽根, 鼻是嗅根, 舌是味根, 身是觸根, 意是念慮之根. 根者能生之義, 如草木有根, 能生枝幹,識依根而生, 有六根則能生六識, 亦復如是. 其中何根生何識, 各有其界限, 不相混. 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識, 並不能生耳鼻等識, 餘可類推.
開悟
開悟意指通過修行,
達到轉迷而開啓智慧, 覺悟真理的目的. 佛教各宗, 雖然修行手段不盡相同,
但開悟的目的是一致的.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